1. CAR-T細胞治療技術的基本原理
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技術(CAR-T細胞治療技術)是將能識別腫瘤特異性抗原的scFv片段通過基因工程化改造,使之融合在由CD28、4-1BB和CD3-ζ等一系列參與T細胞激活的分子組成的跨膜鏈段上,通過基因轉導的方法轉染患者的T細胞,使其表達嵌合抗原受體(CAR)?;颊叩腡細胞被“重新編碼”后,生成大量可特異性攻擊腫瘤的CAR-T細胞,從而消融腫瘤。
2. CAR-T細胞治療技術的發展歷史
3. CAR-T細胞治療技術的優勢
4. 項目背景:
2015年4月 選址張江,完成技術平臺建設
2015年9月 CAR-T臨床試驗啟動會召開
2015年10月 CAR-T制備的病毒實現穩定化生產
2015年12月 第一例B細胞淋巴瘤患者成功進行CAR-T回輸
2016年2月 在 Clinical Trial上注冊2個臨床試驗,目前已經注冊8個
2016年2月 第一例白血病患者成功進行CAR-T的回輸
2017年1月 第一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成功進行CAR-T的回輸
2018年1月 第一例肝癌患者成功進行CAR-T的回輸
2018年1月 臨床總計入組130例,患者回輸93例
2018年6月 兩個抗人CD19 T細胞注射液獲批臨床
2018年8月 與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,成為第四個注冊臨床研究項目的臨床試驗中心
2018年11月 中國CAR-T細胞治療首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完成病人入組及采集
與臨床合作中心在ClinicalTrials上注冊的8個臨床試驗。
2)典型案例:
典型病例,74歲的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病人在多次放化療無效后入組MeCAR試驗,接受治療2個月后,經PET-CT檢測顯示腫瘤病灶完全消失。4個月后腫瘤入侵骨髓造成的骨折完全愈合。
細胞存活率95.5% CAR-T轉染效率73.7%
圖1 病人的CAR-T制備,細胞灌袋前檢測,活率為95.5%,CAR-T轉染效率為73.7%。
病人輸注前基準 輸注后2個月
圖2 CAR-T輸注后2個月腫瘤的PET-CT影像學對比,主要病灶全部消失。(膀胱位置陰影是造影劑代謝后留在膀胱形成的,非病灶。)
輸注前 輸注后2個月 輸注后4個月
圖3 CAR-T輸注后2個月、4個月和輸注前比較,腫瘤細胞骨髓侵犯造成的非創傷性骨折,已逐步恢復并最終愈合。